濮阳市出台《通知》 11条措施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首页    政策解读    文件解读    濮阳市出台《通知》 11条措施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5月16日,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金融工作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濮阳监管分局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濮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从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效能、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举措3个方面,细化了11条具体可行的措施,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打造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推动濮阳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多方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四部门组成濮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工作专班,共同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协同机制。强化跨部门信息数据共享,推动濮阳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合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构建市、县(区)两级联动工作格局。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纳入县(区)目标考核体系,实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情况季通报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支持力度,组织银行机构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首贷”行动,有效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惠及面,给予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贴息支持,稳步提高濮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量和数量。

       强化金融机构内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支持银行机构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估、授信审查、授信尽职和奖惩制度,创新信贷审批制度和利率定价机制。

      探索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纳入濮阳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范围,化解银行、企业融资风险。探索风险补偿的前置模式,在融资出现不良时,先行按比例拨付补偿金,待质押物处置后再行清算,与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共担贷款风险。

      开发完善银行质押融资产品。各银行机构要制订适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点的风险评估、授信审查、尽职免责、激励考核和奖惩等制度,建立专门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授信审批模式,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服务模式。鼓励保险机构开展政银保合作,积极发挥保险公司风险保障作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的信用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

       扩大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鼓励各银行保险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对企业的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相关无形资产进行打包组合融资,提升企业复合型价值,增加融资额度。探索将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作为知识产权质押物,进一步扩大质押物范围。

       建立企业“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定期向银行机构推送知识产权领域表现较为突出的白名单企业,建立专人专线高效服务模式,并采取台账式管理方式逐户、逐笔跟踪进展。

      全面推行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专员制度。“一对一”精准辅导服务制造业重点企业,为企业提供信贷政策、融资产品等高质量的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

      加大政策巡讲及银企对接力度。继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巡讲和银企对接活动,征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普及金融知识,提升服务内涵和对接实效。

      提供便利化服务。依托各类资源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贷产品受理及推广、政策咨询、融资项目库建设及管理等“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融资服务,搭建金融和知识产权中介评估服务机构对接企业平台,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便利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4-05-22 10:05